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

精准医疗之下为肿瘤患者开启希望之门 

来源: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2-16

一条命,一个家

医者仁心托起生的希望

精准医疗就是针对每一位病人的病情做出最为精准的诊断,制订最佳方案对症下药,追求最佳疗效,实实在在、最大限度地为患者着想。陈剑用一句话简单概括:不同的“癌”,用不同的治疗方案。

三年前,一位66岁的乳腺癌晚期患者来到了陈剑主任的门诊上。她说,自从2014年检查出自己得了这病之后,早就有了心理准备。

“我不怕死,可家中还有一名智障的孩子需要照顾。医生,你救救我吧,如果我先走了,那孩子可怎么办?我那个家也就完了。”看着患者眼中强烈的求生欲望,让陈剑怎么也不忍心拒绝。

可这名患者本就是癌症晚期,又患病多年,她的身体是否还能够承受化疗所带来的痛苦?临床上,对于一些体弱、年龄较大的患者,很容易被认定为患者无法承受化疗带来的副反应,而放弃治疗。也正是这些原因,这名患者在外院已经被多次拒绝收治。

“如果在我这里也被拒绝收治,那么她也只有在痛苦中等待,直至生命消逝。一个家,也就没了。”此时面对患者的陈剑,心中想的也只是如何通过更加细致的治疗方案完成患者心愿。

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,他以贯彻精准医疗的原则为前提,通过弱化化疗方案联合靶向药物治疗,为这名患者制定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。转眼间,三年过去,这名患者不仅能生活自理,更能一日三餐照顾自己的女儿。每次去找陈主任定期复查时,老人都要对这名延长了她生命周期的医生千恩万谢。

一个方案,一次机会

“从无到有”创造手术条件

通过多学科会诊,为肿瘤病人制定全程、精准的治疗方案,也是陈剑主任所提倡的精准医疗内容之一。

61岁的张先生是一名肠癌肝转移患者。由于他的患病部位毗邻膀胱,且已经出现了黏连状态,考虑到患者年纪偏大,外院给予的建议就是回家休养,做保守治疗,不予手术。

“但当时这名患者肝上的转移灶就有三个,如果不做手术根治,最多就只有半年的生存周期。”陈剑回忆着六年前接收这名患者时的情景,依旧是无法拒绝患者及家属们眼中对生的渴求,他还是收下了这名病人。病人入院后,陈剑召集不同科室医生参与多学科会诊:与影像、病理科医生一起明确诊断及临床分析,再联合胃肠外科、放疗等学科的医生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,共同讨论,制定出最合理的转化治疗方案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,患者病灶得到控制并缩小,给外科医生提供了手术的机会。

医之大者,救死扶伤。直到现在,这名患者只需通过定期安全用药,生活与常人无异。

从无到有,为患者造出一个可以手术的机会,提升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的几率,这是陈剑给自己和团队定下的目标。他说,在医学越来越发达的今天,精准医疗确实让肿瘤治疗少走了不少弯路,让患者延长生命同时也提升了生活质量。

一项检测,靶向用药

基因检测让肿瘤治疗更加精准

52岁的患者孙先生罹患肺癌并出现多处转移,在其他医院化疗后复查发现病情恶化,手脚功能出现障碍,一度想放弃治疗。在家人的鼓励下,他慕名找到陈主任。陈剑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疾病评估,并根据基因检测结果,最终确定患者通过ALK黄金突变,可服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。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基因检测是实现精准治疗的前提条件。“基因检测就像GPS导航,能够帮助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路径,也能让患者获得经济、快速的临床效果。”采访中,陈主任如此说道。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靶向药物对于肿瘤治疗的重要性。靶向药物如同导弹一样,精准地只会摧毁带靶点的癌细胞,而不会影响健康细胞。因此不会带来化疗那样的不良反应。这枚“生物导弹”在进入人体后,会选择相应的致癌位点来结合,使癌细胞死亡并抑制其生长。

据介绍,目前,全世界已经上市的靶向药物有二十多种,还不断有新的靶点发现。靶向药物让一些类似肠癌的肿瘤治愈率明显提高,也让一些类型的肿瘤患者生存期大大延长。但是,大部分靶向药物应用均有一个前提:基因检测。

“基因检测让靶向药物得以准确使用,也让个体化治疗真正得以实现。”陈剑介绍说,以肺癌为例,在此之前肺癌患者只简单划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,使用各自的一套化疗方案。但实际上,非小细胞肺癌还可以划分为腺癌、鳞癌、大细胞癌等多种类型。靶向药物出现后,如今的非鳞癌的晚期患者在毓璜顶医院取到病理后,都要进行基因检测。如果检测到EGFR、ALK等基因突变,可能患者只需要每天口服药物就可以控制。除此之外此外,基因检测还可以检测肿瘤患者对一些药物的“承受力”。如果提前进行基因检测,就能知道患者对于药物的耐受力如何,这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十分关键。”

上一篇:信达生物与驯鹿医疗合作开发的BCMA CAR-T最新临床
下一篇:没有了